南陽市張仲景博物館(醫圣祠) 張仲景博物館是南陽醫圣祠的保護、使用、管理單位,承擔著張仲景墓及祠的文物保護管理、文獻收集研究、文博陳列展覽、人文旅游服務等工作職能任務。成立于1984年12月,其前身為張仲景紀念館、張仲景醫史文獻館,為國有全民事業單位。 醫圣祠始建年代無確考,現存有晉咸和五年“漢長沙太守醫圣張仲景之墓”碑一通。據《醫圣張仲景祠墓志》記載,明嘉靖25年(公元1536年)唐藩王倡首、儒醫越夔等人士捐資復建,后多次修葺,遂成南陽名勝之地,與玄妙觀、武侯祠遙相輝映。每年上巳、重陽為香火大會,士女如云,極其繁盛,并建有醫林會館專事醫術研究。 醫圣祠現占地面積12030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物面積6669平方米,含各式房屋136間。墓祠古建筑群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計有大殿、東西偏殿、過殿、拜殿、仲景墓、春臺亭、秋風閣、行方齋、智圓齋、仁術館、廣濟館、仲圣堂、壽膳堂、山門、六角亭、醫圣井、荷花池、歷代名醫塑像、東西碑廊、大門、漢闕等。館藏器具文物104件(套),古籍書刊文獻1萬余冊。 南陽醫圣祠作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醫學家張仲景的墓祠紀念地,是中醫界祭祖朝圣、民眾謁醫祈福的圣地,是中國中醫藥文化遺產的優秀代表,是南陽著名的歷史人文景觀之一。是集張仲景文物保護、中醫藥文獻收藏、文博陳列展覽、民眾祭祀紀念為一體的醫學人文旅游勝地。 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被授予河南省大中小學校德育教育基地; 2007年被授予國家3A級旅游景區,2007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單位; 2008年被確定為首批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2013年被確定為全國執業醫師臨床實踐技能南陽考試基地,2013年被中華中醫藥學會確定為全國仲景學說分會秘書處辦事機構; 2015年被南陽市授予南陽醫德文化教育基地; 2015年被河南省省委臺辦授予河南省對臺交流基地; 2016年10月醫圣祠與北京、河南、南陽三地中醫藥管理局共同創建仲景書院; 2016年8月創建全國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2016年創建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培養基地; 醫圣祠是南京中醫藥大學仲景文化合作共建單位,是河南省南水北調精神教育基地合作共建單位,是河南省南陽張仲景基金會辦公會址所在地,是中國南陽張仲景醫藥文化節和醫圣仲景南陽國際論壇的主體活動場所,是南陽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